喝茶 读书 听琴 —–王浙东

2014/03/19

 

 

(此文摘自江苏科技报2007.6.18)     茶叶行业的经营是有季节性的,一个茶商要是没有在茶叶上市的春季里把握好生意,那么接下来的夏季、秋季、冬季会门厅冷落,生意会像冬天喝西北风那样难受,第二年恐难以为继,也许只好会老家种茶去吧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我也许运气还不错,这些年的新茶季节都有较好的业绩,可以使自己一年又一年坚持下来。一年三季清淡生意的时光里,我把生活(工作)分成喝茶、读书、听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好茶真好,越喝越想喝,一个人喝、陪顾客喝、陪朋友喝,一年到头要喝掉二三十斤干茶,不在话下。我卖茶而爱茶,并有好茶喝,这应该说是我的福气。好多人见面,看到我两耳硕大,堪比弥勒,直面说我福气大。唉!想想福气这东西,也许就是知足常乐、平常心。茶这东西只要你爱它,它也爱你。好茶能给人的感觉,不光是苦后甜,而且还回味无穷。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爱茶颇深,著有《茶谱》,内说:“茶之为物,可以助诗兴,而云山顿色,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,可以陪清淡而万象惊寒。茶之功大矣。”如果精通茶道,就会有一说:“饭以不饿肚,屋以不漏雨,足矣!”现在想想自己的福气,的确不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我闲,我自由,我便喝茶,便看书,看书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,记得前人有一副对子这样写道:“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,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。”讲得真好,二十几年前自己没有考上大学,一直遗憾,现在既然有时间,也一样可以读书,读些茶叶书。可以加深对茶的理解,到目前为止自己面对任何一道茶,先静心,再认真烧水、泡茶、在审评,仔细体会后,得此茶好坏之感,然后可以面对任何茶客,谈自己对此茶的看法,侃侃而谈,其乐无穷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还有一件我最喜欢之事就是听琴。三年前一音响专卖店买回CD,听一次就震撼,以前的二胡、古筝、洞箫,可以不听,琴声清、使人静。一人听琴真有像白乐天所理解琴的那样:“一声来耳里,万事离心中。”李白说得更妙:“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”我想学琴,先在琴行买了《琴道》一书,此书为吕建福所著,粗看后觉得写得很好,琴之内涵、琴之结构、如何购琴、如何学琴等等,使我略有了解。因书中注明作者在金陵刻经处工作,就在我茶庄的同一条路上,两百米之遥,几次专门拜访,不得而遇,后专门写了一封自我介绍的信函,放在传达室,代为转交吕先生,自然相约交谈,成为朋友。

 

     建福兄很有才气,与他一起交谈,他话语不重,但声音极富磁性,看问题观点深刻。不愧为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,近年来专治佛学,俨然一方外之士。每当去他的文昌宫“太古琴堂”,听他抚琴,看到一批批大学学子在学琴,感觉生活就像他那样充实,淡雅。但我就是没有静下心来学琴,不知该什么时候学,老怕自己心浮气躁,坚持不下去,心中偶而有不学抚琴、听听也不错的想法。

 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到了前些时候,一史姓朋友介绍,与江苏著名箫笛大家林克仁教授相识。三两次雅集之后,我贸然提出,要林大师介绍认识一下金陵琴社的刘社长。本只想有机缘聆听一下大师的琴音,不想琴缘已到,当刘大师到三味茶庄来品几杯茶后,我一股脑儿地讲出心中如何如何爱听琴、想学琴。大师问了一声:“你有时间学琴吗?”我立马大声说:“有!”并由衷地喊了一声:“老师!”老师也约定下周一上午9:30到他雨花台的家,具体时间为6月11日,也许是机缘巧合,11日和星期一,“一”此数字我喜欢,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”我要努力,我会坚持,齐白石五十岁学画,终成大师。我虽近不惑之年,但相信自己会学会抚琴,不会令老师失望。

 

古琴音,声声清,使人静。但要想刚刚学,就能是自己的琴音清,太难了。第一次去大师家,来到安德门外一半山坡上,这里绿树成荫。沿石阶而上,大师的家,就是简单的两间矮平房,门对门,一间为琴堂,十多平方米,里面墙上挂了好几张琴,有的肯定很名贵,但琴架及凳子,极为普通。面对面坐下,老师给我一张琴,他在他的琴上弹了几下,嘴上讲了右指琴法,劈、脱、抹、挑、打、摘,然后就让我弹。我听老师的琴音是那么的清丽而和润,但我的琴音是那么的杂乱、浮、刺耳。越想弹好,越弹不好,原来脑子想的手却不听使唤,还是那么难啊!在老师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浮躁。老师看出我的心思,说:“慢慢来,需要坚持,会好的。”他还讲到,天安门前举行国庆大典时,战士们整齐的步伐,也是用7个月的时间训练而成的。你要先把基础打好。

 

是啊,琴声清,人心静,人心静,琴音儿清。